突破不難,難的是“回踩確認”。 圖中展示了四種常見的回踩形態,理解這些,是判斷“突破成立”還是“假突破回落”的核心。 第一種:支阻互換回踩(最容易理解) 價格突破前高後,回踩確認此位置已由壓力轉為支撐,這是最經典的趨勢延續邏輯,入場點清晰,止損邏輯明確。 第二種:趨勢線突破後的回踩(變種頭肩) 當價格突破斜向下壓制趨勢線後,回踩這條趨勢線,如果止跌,則代表空頭控制已被破壞,多頭開始主導結構。 第三種:震盪區間的支阻互換回踩(成功率最高) 多次上下震盪後,突破橫盤結構,回踩區間上沿再次止跌,是對前期震盪整理的確認,適合跟隨新趨勢入場。 第四種:收斂三角形突破後的測試(最容易虧錢) 此類結構波動收窄,能量積累充分。突破後回踩三角邊緣,是判斷動能是否延續的關鍵,若跌回區間內部,形態失效。 整體來說,突破不是信號,確認才是信號。 破位 → 回踩 → 守住 → 動能出現,這才是一個完整的突破交易邏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