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覺得懶是一種無上的美德。 這裡的懶是指反應比較少、慣性比較強。背後的底層心理是把自己當回事兒,把自己過去的選擇、搭建的現狀當回事兒。 所以一旦外界給出刺激,這種刺激需要證明自己足夠重要,才值得打破現有秩序。 影視劇裡對上位者的刻畫也捕捉了這一點:先移動眼睛,再緩緩轉動頭部,表情基本不變。 反過來說,反應速度是臣服的標誌 ——下位者需要快速響應來證明關注和順從。 現代社會對“敏捷”“響應性”“適應力”的推崇是一種奴隸道德。 “知道什麼時候不需要改變”,和“每個公共廁所裡都有廁紙”(李光耀語)一樣,看起來簡單,但卻是一個非常大、非常深、非常重要的課題。